
“今年是我在王府井步行街值守的第六个国庆节了!”东城环卫王府井步行街保洁员何学英颇有些自豪地说配资交易平台。
国庆中秋双节来临,王府井步行街迎来客流高峰。身着橙色环卫工服的何学英推着载有四分类垃圾桶和超大烟灰缸的垃圾分类车出现在王府井街头。和身边的游客不同,她的眼睛不看街景,而是像雷达一样反复“扫描”着地面。
突然,一张纸巾从一个正在专心啃咬冰淇淋的孩子手中掉落,在街头翻滚了两下,被来来往往的游客踩在脚下。何学英立刻将手中的垃圾分类车停放在路边,侧身快步穿过人群,一猫腰,麻利地将游客脚下的纸巾拾在了手中。不到5秒的工夫,落在街面的垃圾被她丢进了车载垃圾桶。
国庆期间,何学英每天都会在100米左右长的一段步行街上循环进行保洁作业。“从早晨8点到下午5点,一天8小时,要确保‘垃圾不落地’。”她表示,国庆中秋期间,很多游客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或花坛后,都愿意到王府井步行街继续游览。而宽敞的步行街上一旦出现可视垃圾,不仅影响市容市貌,也会影响北京形象,所以必须随掉随捡,及时清洁。
展开剩余51%除了日常投放的14辆垃圾分类车外,为了应对大客流,国庆期间,王府井步行街又额外在东单三条路口、灯市口等人流密集场所增加7辆垃圾分类车,便于游客分类投放垃圾。
“阿姨,奶茶杯子应该扔哪个垃圾桶?”一个孩子凑近垃圾分类车,举起手中的奶茶杯。何学英立刻指指垃圾车最前端摆放的敞口灰色大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没有清洗过的奶茶杯,杯壁上还残留着奶渍和茶渍,所以应该属于其他垃圾,扔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就可以。
随着垃圾分类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几年来,何学英欣慰地发现,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自愿分类投放垃圾的人多了。“这些年,很多来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如果不清楚手中的垃圾应该扔进哪个垃圾桶,游客也会主动跟我们询问。现在,我们既是王府井大街的保洁员,也是垃圾分类引导员和宣传员。”
记者从市城市管理委了解到,节日期间,全市近4万名环卫工人全员上岗配资交易平台,采取“小循环、高频次”的模式进行环卫保洁,做到路面无饮料瓶、塑料袋、纸屑、瓜果皮核、非法张贴小广告等可视污染物。热点景区、商业街周边、公交站、地铁站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确保地面随脏随捡,垃圾落地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发布于:北京市银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